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两会委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种业创新是关键
发布时间: 2024-03-10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摆在了重要位置。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我国如何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为此,《环球时报》在两会现场采访了三位来自农业界别的委员。
中国正在朝着农业强国目标迈进,智能化设备已经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日前,哈工大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在北大荒建三江农场春耕中进行验证和应用。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技术已经从最初的跟跑状态发展到现在的并跑甚至领跑。”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克服了诸多挑战。一方面,中国14亿人口的口粮需求大,工业和养殖业的用粮占比也很高;另一方面,我国优质耕地资源“先天不足”,且粮食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我国过去下了大力气,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以保障总产稳定。

“各国农业技术各有长短,不存在什么‘卡不卡脖子’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向记者介绍称,他们设计的精量电动弥粉机解决了蔬菜棚内施药费时费力的问题,“过去每亩地施药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现在三五分钟就能解决,这个技术其他国家也没有做到。”李宝聚还提到,我国黑龙江、新疆等地大农场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在果树等园艺作物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种植方面,还有待加强。


马忠明也表示,我国在农业信息化特别是机械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我国土地地形地貌复杂,小农户占比大,大型机器难以作业,因此加快打造适合山地的小型农业机械至关重要。
今年两会,马忠明带来《关于在河西走廊设立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的提案》,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作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甘肃河西走廊玉米种业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包括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育种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滞后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决定着国家的粮食供给与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马忠明建议,组建河西走廊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实施强科技行动;成立国家玉米种业创新联盟,强化种子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要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新突破。
李宝聚同样告诉记者,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高低,是粮食增产和减损的重要抓手。据介绍,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2022年全国供种保障率提高到75%,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但是,我国种子领域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品种研发与应用协作、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方面仍需加强。”
“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还得自力更生。”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需要克服限制农业生产的短板因素,包括控制灾害,提高单产,尤其是种业创新。
李宝聚还说,守护粮食安全,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将“农田”变成“粮田”,在增加农田亩产的同时,提高种粮人的收益和种粮积极性。二是要扩大种粮空间,在戈壁、沙漠、盐碱地等非耕地上发展设施农业,“一亩设施农业与三亩以上耕地的蔬菜产量相当。”三是践行大食物观,中国人的肉蛋奶蔬菜水果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因此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 李炫旻】